實驗室小型噴霧干燥機的技術研究與進展
小型噴霧干燥機噴霧干燥由于針對不同的料液特點其干燥工藝參數不同,同時為了確保干燥產品的殘留溶劑含量,需要有yi定溫度的干燥介質排出。目前,常用方法是直接排入大氣,造成了很大的能源浪費。
1.超臨界噴霧干燥
超臨界流體技術是一種比較新的技術。MichaelWiggenhorn[27]研究以不同的干燥技術制備蛋白質脂質體粉末,其中就采用了超臨界噴霧干燥和亞臨界噴霧干燥技術,并且比較了利用不同方法獲得的粉體性質,包括粒徑分布和形態等。荷蘭的Bouchard等[28,29]也利用超臨界噴霧干燥技術干燥糖和雞蛋白等,研究表明:其干燥產品的顆粒粒徑在1~60μm之間,且顆粒呈球形,表面較光滑?!?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color: rgba(0, 0, 0, 0.85); 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Apple Color Emoji", "Segoe UI", Roboto, Ubuntu,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Source Han Sans CN", sans-serif;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45, 246, 248);"/> 因流體本身的特殊性質使得超臨界流體在不同的領域得到了逐步推廣和應用,例如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超臨界流體干燥技術、超臨界流體反應等。但是,超臨界流體和水的相容性較差,直接采用超臨界干燥有困難,借助其他的溶劑夾帶,而噴霧干燥經常面臨的是水溶液的干燥。因此,把超臨界流體和噴霧干燥結合,形成新的超臨界流體噴霧干燥技術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領域和方向。國外已有研究人員開展此項技術研究,國內尚未見有相關的報道。
2.噴霧干燥和冷凍干燥
噴霧干燥的Z大特征是蒸發和干燥的表面積大,例如1cm3的液體霧化成100μm的液滴,其表面積將增加19000多倍,因而使得干燥速率急劇增大。冷凍干燥則需要較長的升華干燥時間,但可以保持干燥產品的原有品質,不至于造成物料變性。因此,結合上述兩種干燥方法可以發揮兩種干燥技術的優勢,在達到縮短干燥時間的同時可保持物料的品質要求。介紹了目前國際上有兩種方式來實現上述過程,即采用液氮噴霧制冰粉加真空冷凍干燥的方法和低溫空氣制冰粉加流化床干燥的方法。Sooner等采用前一種方法進行了蛋白質噴霧冷凍干燥的研究。結果表明:蛋白質可以保持原有的品質,而干燥時間比原來直接采用盤式真空冷凍干燥縮短30%。HansLeuenburger等采用第2種方法,研究了藥品的噴霧冷凍干燥。結果表明:采用流化床干燥其干燥時間可以由48h縮短到10h左右,且物料品質保持不變。但是,由于該試驗裝置采用干冰冷凍除水,要實現工業化比較困難。
目前,研究開發了新型的噴霧冷凍干燥裝置小型噴霧干燥機,采用冷凍除濕脫水連續制備低溫低濕空氣,結合特殊設計的霧化裝置,實現了料液的連續制冰粉和干燥。
3.噴霧干燥的數學模型與分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快速獲得復雜數學模型的數學解變得可行。國際上運用計算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簡稱CFD)技術來模擬整個噴霧干燥過程,已取得了相當的成果[30-32]。
進行了一系列利用計算流體力學研究噴霧干燥過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模型的建立、模型的修正和校核,新型干燥塔的研究,水平噴霧干燥、離心式噴霧干燥和大型工業化壓力噴霧干燥研究等方面。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商業CFD軟件可以在yi定的范圍內用來分析噴霧干燥塔內氣體介質的溫度場、速度場、濕度場以及物料的飛行軌跡、濕度變化、溫度變化等。若要更好地獲得霧滴的干燥特性,還有針對性地加入用戶的自定義程序、干燥模型。另外,由于干燥塔內的氣體處于紊流狀態,適當的紊流模型也會對模擬結果產生較大影響,當干燥介質采用旋轉式進風方式時,紊流影響更大。
Z近,對噴霧干燥的瞬態進行了模擬研究。結果表明:干燥塔內的流場隨著時間的變化在變化,使得霧滴在干燥塔內的運動呈不規則狀態,因此,即使采用相同霧滴狀況的設定,也將得到不同干燥過程的干燥顆粒;雖然允許yi定的殘余溶劑要求,但霧滴實際飛行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返回高溫區域的可能性。這些現象尚待進一步的分析和驗證。
4.噴霧干燥機的未來展望
(1)小型噴霧干燥機噴霧干燥由于針對不同的料液特點其干燥工藝參數不同,同時為了確保干燥產品的殘留溶劑含量,需要有yi定溫度的干燥介質排出。目前,常用方法是直接排入大氣,造成了很大的能源浪費。
(2)小型噴霧干燥機噴霧干燥技術已經在工業生產中應用很久,但依然存多種問題,直接影響了產品的品質。針對不同的原料液的特性,采用有針對性的試驗和設計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沒有準確的數學模型可以確認時,試驗仍然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